2021 Midwest ABC 中西部 基督徒教育大會
ACCESS Bible Convention

迎 向 新 時 代 的 挑 戰
6/12/2021
主題講座
主題信息:迎向新時代的挑戰
主題講員:林祥源牧師 Rev. Albert Lam,林牧師先後畢業於香港海外神學院及美國Grand Rapids Baptist Seminary. 最後在威敏斯德神学院 (Westminster Theological Seminary)獲其教牧學博士學位。林牧師亦同時在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正道神學院、海外神學院、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等擔任客座教授,教導碩士班及博士班課程。除牧會及教學以外,目前林牧師亦是美國使者雜誌總編輯(義務)、華人福音普傳會董事會副主席及美加神學協會(ATS) 認證訪查特派委員。

林祥源牧師 Rev. Albert Lam
主題講員
大會程序
Chicago CDT 美國中部時間
8:20 am – 9:00 am 開始上線
09:00 am – 10:30 am 開幕敬拜& 主題信息
10:45 am – 12:00 pm Workshop I (專題一)
12:50 pm – 2:05 pm Workshop II(專題二)
02:15 pm – 3:30 pm Workshop III(專題三)
03:45 pm – 5:00 pm 閉幕敬拜& 主題信息
Workshop I(分14個專題),II(分14個專題),III(分13個專題) 共41個專題
Workshop 分三個時段(I,II,III 分別以三種顏色區分)每個時段您可以選擇參與一場專題,講員介紹及專題摘要請點選以下網頁各專題。報名時請進入報名表網頁 並選定參加的專題。為了避免增加工作人員的負擔,請報名後不要更改。畢竟,大會結束後一樣會將錄影放線上供大家回看。每項專題均有150人的名額限制,先報名先選擇。
完成報名的,將於 6月10日收到主題講座以及您所選三個專題的網址鏈接。請留意電郵有否送到 “垃圾郵箱 Junk Mailbox”。
10:45 am (Chicago CDT 中部時間) Workshop I (專題講座一, 分14個專題) (點選以下各專題以展開講員簡介與專題摘要)
講員簡介
林祥源牧師,Westminster Seminary 教牧學博士。林牧師曾在香港及菲律濱牧會,自1991年起在聖地牙哥主恩堂擔任牧職,迄今已有30年。除牧會工作外,林牧師亦在北美華神、正道、基督工人神學院及海外神學院等兼任客座教授,主授教會增長、教牧領導及講道學課程。林牧師亦同時在美加及東南亞華人教會帶領培靈會及退修會,激勵信徒在這時代中明白神的旨意,活出主的命定,同心建造健康的教會。
專題摘要
2020的疫情讓神的教會經歷了史無前例的衝擊及打擊,我們知道有不少教會在疫情中決定永遠關閉,有些則搖搖欲墜,其他的仍可靠網路崇拜讓事工繼續進行,但都在擔心不知疫情過後,教會的面貌和體質會否受到嚴重影響。讓我們一同探討,如何從疫情陰影中看見光明和出路,化危機為生機。
講員簡介
黃雅憫牧師,來自中國大陸,九十年代來美留學,攻讀數學學位,之後蒙召全職事奉主。在三一神學院接受神學裝備(道學碩士,神學碩士,目前正在繼續進修系統神學)。與師母林素文從2000年起在三一恩典堂(過去的華人基督教北郊堂)服事至今。育有一女一男,目前都在大學讀書。
專題摘要
本專題會針對以下四個問題進行探討:1. 爲什麽推動健康教會?(針對一個普遍的現象:教會領袖及極其忙碌疲倦,但會衆中許多人得不到牧養) 2. 健康教會有哪些標志?(如十架福音為中心,注重門徒訓練,等等)3. 如何推動健康教會的模式?(從教牧,長執同工開始,講臺傳講,小組實踐,家庭落實,健康會員等) 4. 推動健康教會可期待什麽結果?(人數未必立即增長,甚至暫時減少,但真門徒比例會明顯增加,等等)。
講員簡介
曾任磐頂長老教會主任牧師、台灣神學院系統神學助理教授、好消息電視台台語講台講員、基督教論壇報社論主筆、現任播種國際事工台灣分會執行長,台灣神學院教牧博士班兼任講師。服事異象是「推動重返聖經運動」,研究興趣為「聖經詮釋學」、「公共神學」。
專題摘要
作為上帝國的百姓要如何確認自己的身份,是一個從創世記到啟示錄都沒有停止過的糾結。正是因為這個身份認同的視域,讓曠野的四十年不再是消極的懲罰,更是屬天積極的轉化。如今,我們在2021年面對著中國人、香港人、台灣人、美國人、華裔…..微妙的張力,究竟當如何在屬地與屬天的身份辯證中,明白天父上帝將我們安頓在這個世代見證的語法?
講員簡介
蔡玉玲,芝加哥三一神學院哲學博士。現任洛杉磯正道福音神學院舊約副教授,主授摩西五經、舊約歷史書、釋經學等課程。過去曾任雜誌資深撰述、新聞廣播節目主持人與電視節目執行製作;也曾在台北林森南路禮拜堂牧會多年。常任洛杉磯地區教會靈修會與專題講員。目前致力於基督教敬拜神學整體的認識與音樂敬拜的提升,為「維真事工」負責人https://www.regentministry.org/
專題摘要
未來,進出一間教會,會不會僅是「一指」之間的click?不斷新興的社交媒體與線上互動科技,開始讓許多牧長與教會陷入一種新興的焦慮:熟悉操作這些軟體只是基本功,接著是思考如何用這些軟體來牧養與建構教會;更可怕的擔憂是既然可以線上參與,為什麼還要忠心於某一間教會?這間聽不滿意,點擊退出,登入另一間教會不就好了?線上是更方便,或競爭更激烈?本專題將以一個學者、牧者與曾經媒體人的思考,與大家一起分享。
.
講員簡介
蘇妙嫻傳道,【芝華宣道】跨代際及媒體事工主任。曾任媒體記者,全職事奉後,參與福音廣播及校園事工,現於【芝華宣道】事奉,負責開拓以 「塑造靈命、成全使命」 為主軸的「跨代同行」事工,並藉媒體動員跨代及跨文化宣教。
講員簡介
姜少龍傳道,愛茶道、藝術與聊天的傳道人,目前牧養以年輕人為主體的芝加哥新生命社區華語堂,平時在城區校園的茶堂、奶茶店和線上Clubhouse開Mic聊信仰。
講員簡介
李劍雄弟兄,第一代基督徒,現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物理與天文系博士後研究員,在校園團契服事,擅長以邏輯思維分析社會現象。
專題摘要
在自媒體時代,誰是訊息守門人?如何判別消息是否可信?如何區分「真相」與「觀點」?
在觸動轉發鍵之前,該審視什麼?在資訊爆炸的自媒體時代讓我們得著分辨的智慧,辨明真假,在言語上做誠實的見證。
講員簡介
黃健羒牧師 M.Sc., M. Div.
黃牧師在進入牧職之前,曾從事土木和環境工程,贊同人類使用各種天然和人造物料的同時,需要平衡大地的再生與恢復。黃牧師從1986年開始全職事奉,經驗包括醫院、廣播、音樂、跨文化宣教,於2020年放下堂會牧養工作。
專題摘要
地球暖化、環境污染、浪費資源不單是政治與經濟的課題,更是一個神學課題。神按著自己的樣式創造了人類,也給他們管理大地萬物的責任。信徒保護環境,是為了愛神愛人,執行從神而來的職責。
講員簡介
陳善純傳道,原是免疫學博士,曾經在台灣從事基礎研究多年。2003年移民來美後,她回應主呼召,進入神學院裝備,轉換人生跑道成為全時間事奉者,現任正道神學院培育中心主任,負責信徒神學教育事工14年,推動「培育工人、堅固教會、轉化世界」的事工使命。她也是“Kairos把握時機”宣教門訓課程統籌,對動員華人教會認領福音未及之民的跨文化宣教不遺餘力。
專題摘要
「平信徒 Lay Christian」這個帶著誤導危險的身分歸類,讓多少信徒安心理得停滯在吃奶就好的「屬靈巨嬰」身量。如何幫助每個信徒成長為有生命有使命的「門徒」,認真活出「小基督」的生命見證,在家庭、教會與職場發出影響力,是信徒神學教育的唯一目標。本專題盼與大家一起再思教會推動信徒神學教育的挑戰,網路時代的新策略,以及多樣性的資源和平台。期盼健康興旺的信徒神學教育帶來信徒、教會、神國的多贏!
講員簡介
程德鵬牧師美國出生,台灣長大。在1989年讀大學時信主,也在同年的華人差傳大會蒙召。在美術設計的領域工作七年後去讀神學,獲得以宣教為焦點的道學碩士。在神學院時, 神使用程牧師和他所組成的團隊為當時在周圍由台灣塑料廠來美設廠的群體中傳福音,帶人信主,創辦了一間華人教會. 之後,神呼召他成為匹茲堡華人教會歐克蘭堂的植堂牧師,在由中國來的留學生和學者中傳福音及培訓門徒。匹茲堡華人教會的領袖和程牧師也在大學區成立了一個多種族性的國際會堂, 如今有十八個國家的學生參與教會來一同服事。除了牧會之外,程牧師在亞洲和歐洲帶領牧者和領袖培訓。他目前參與使者協會的董事會,幫助他們籌備華人差傳大會,和協助華人教會推動宣教使命。2016年, 神呼召程牧師成為馬利蘭中華聖經教會 (CBCM) 的主任牧師,帶領牧長同工們靠著主,一同更有效的去實踐大使命。程牧師和他的妻子李家玨有六個孩子(兩女四男)和一條狗,他們喜歡一起散步,看電影,玩棋盤遊戲,和享用各種波霸奶茶。
講員簡介
季豐羽傳道出生並成長於中國黑龍江省,於2006年在北京讀大學期間,通過校園團契接受基督信仰,2007年在北京家庭教會受洗。08年開始擔任教會學生團契聖經學習小組組長,之後擔任學生團契主席,帶領組織各種團契活動,並參與校園福音事工。2015年5月,確認神的呼召,來到美南浸信會神學院接受神學裝備。讀神學院期間,參加為期一年的Sovereign Grace 牧師學院(Pastor College),並順利獲得牧師學院的畢業證書。2020年5月在美南浸信會神學院完成道學碩士學位。他有志於將在神學院學習到的以基督為中心的講道和事工,應用於教會中的青年一代。使青年人能夠基於聖經、神學與團契生活建立與耶穌基督的生命聯結,從而甘心作主的門徒,願意跟隨主走十字架道路,在生命與生活的各個方面見證耶穌基督的福音。
專題摘要
現今許多北美華人教會都面臨老齡化的重大危機,如果北美華人教會要繼續能更不但生存,而且有效的為神國使命服事,這是一個我們必須靠主積極突破的危機。在此專題講座中我們將探討一些重要的策略和例子,來思考有智慧和果效的出路,突破北美華人教會老齡化的危機。
講員簡介
葉博士現任「國際真愛家庭協會 / Family Keepers 」會長,是推展專業家庭服務的先驅者,全球華人著名的家庭教育與協談專家。享有「心靈捕手」及「親情大師」的美譽。
擁有化工學士(中原)、道學碩士(台神)、神學碩士 (Princeton) 、家庭協談學博士 (DMin, Claremont)、協談心理學博士(PhD, Claremont)及應聘擔任跨文化協談心理學博士後研究員(Fellow, Havard) 。
著有《瞻望婚姻之 旅》、《愛情指南針》、《婚姻大補帖》、及葉博士夫婦合著《性福人生、性福婚姻》等十餘本書籍。
自1972年起委身投入及推廣專業家庭事工,自2003年起致力於幫助神學院裝備和培育家庭事工的專業(碩士)和領導(博士)人才。
專題摘要
人的生命是個體,人的生活是多元體,因為上帝創造的人是具有身體、心理、人際和靈魂的全人。維持全人的平衡與成長與否,才是健康和疾病的指標。我們將一起以全人觀來探討現代人的困境和家庭的危機,進而如何以全人觀重建或維護全人的健康,這些都是生命和生活必須掌握的要領。
講員簡介
朱憲奔傳道,2010年獲佐治亞大學農業生物工程博士學位,2018年獲正道福音神學院芝加哥分校家庭事工碩士學位, 2015年開始任美國使者協會校園事工特約同工, 2020年初至今任雪城華人基督教會傳道人,熱衷於以家庭事工為核心的教會牧養。
.
講員簡介
Timmy 李懿恬,現任正道福音神學院家庭事工科學生,在教會主要服事家庭事工。
講員簡介
Angel 吳湘琪姐妹,現任正道福音神學院家庭事工科學生,在教會主要服事兒童事工。
專題摘要
家庭,神第一個設立的社會制度。然而,從文化和社會的演變中,我們也看見家庭是撒旦攻擊的目標。反思,雖然撒旦破壞家庭,復興卻是要從家庭開始。 因此在教會中落實家庭事工是末世中的當務之急之一。三位講員將從教會家庭事工的點、線、面(教會中開始家庭事工的起點;主日信息,主日學與家庭事工的連線教導;教會中可實行的多面向的家庭事工活動)等三方面來和學員們分享。若您對教會中推動家庭事工有負擔,歡迎您一同來學習。
講員簡介
李虹牧师毕业于美国正道神学院, 被授予道学硕士和教牧博士。
她曾在美國紐約互惠, 恆康, 新英格蘭、恆康理財公司任财务公司总经理。先后获得”全國業績傑出優良獎”、百萬圓桌會員”Top of Table”最高圓桌成績優良獎、華美協會”亞美企業成就獎”、美國忠誠人壽保險公司”最高榮譽經理總裁獎”、保險經理人協會GAMA”全美經理金牌獎”等殊誉。
李虹牧师的企業宣教服事遍及全球, 包括:澳洲、俄羅斯、中亞地区、台灣和中國大陆。
專題摘要
神國企業是一個全球性運動,因為傳播是神的運動,而不是人與生俱來的。我們了解神的國度會進入各個領域,並最終接管每個層面,在路加福音13:18被描述為一棵不斷增長的樹漸漸布滿整個地球,直到所有的鳥兒可以在枝幹上築巢。我們這些被稱為神國企業的子民具有獨特品格,我們的滿足與喜樂,不單是從參與教會活動而來,同時也從工作中追求卓越與營商利潤,並且擴大推動宣教,乃是為要看見一個新的經濟體在神的國度中發展茁壯。
講員簡介
梁廷益牧師於香港沙田浸信會擔任主任牧師接近30年,教會聚會人數由100人增長約5000,有數千人委身在門訓系統內,大部份教牧也是自己門訓系統中培育出來。回美後加入西岸「匯點教會」團隊,現為該會主任牧師,領導約1000會眾邁向新的擴展方式。
專題摘要
第一代以移民為主幹的教會,大多以建立英語事工或另一種華語事工為擴展教會及持續增長的方法。可是,不少教會仍然老化,至最後步向聚會的終結。老齡化教會可以如何尋覓一些可行的出路?
講員簡介
陳崇基牧師 (Rev. Mark Chan),畢業於加拿大溫哥華維真神學院 (Regent College) 道學碩士,與及美國惠頓學院(Wheaton College)聖經考古學碩士,委身於解經講道,牧養工作,和聖經考古的工作。
專題摘要
基督徒要有豐富的靈修生活,基於是否能明白和應用聖經。聖經一半以上的篇幅,都屬於舊約聖經,而舊約聖經不但在時間和文化上都與我們現代信徒有非常大的距離,有些經文不但難明,甚至會容易強解,尤其在靈修時,我們總希望得到即時的亮光。一方面,我們想從聖經得到幫助,另一方面,舊約聖經又不容易明白。在這種的張力之下,我們靈修時讀到舊約聖經,有什麼大的原則和觀念可以幫助我們,更充份的理解舊約聖經的信息?
12:50 pm (Chicago CDT 中部時間) Workshop II(專題講座二, 分14個專題) (點選以下各專題以展開講員簡介與專題摘要)
講員簡介
蔡玉玲,芝加哥三一神學院哲學博士。現任洛杉磯正道福音神學院舊約副教授,主授摩西五經、舊約歷史書、釋經學等課程。過去曾任雜誌資深撰述、新聞廣播節目主持人與電視節目執行製作;也曾在台北林森南路禮拜堂牧會多年。常任洛杉磯地區教會靈修會與專題講員。目前致力於基督教敬拜神學整體的認識與音樂敬拜的提升,為「維真事工」負責人https://www.regentministry.org/
專題摘要
影音媒體的豐富便捷,使得多元的信息與觀點更容易被傳遞和散佈–無論是正面或負面的。當今教會正不斷面臨一波波如大浪襲來的多元聲音所造成的分化社會;這當中有些分化的議題,甚至對教會造成龍捲風式的襲擊與重創,撕裂與傷害了教會的合一。本專題將從一個聖經學者與曾經的媒體工作者來探討教會要如何在這樣的分化社會中保守合一。
講員簡介
吳維和牧師生長於台灣,大學時代信主。1980年蒙神呼召,進入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取得道學碩士學位,並在台灣有七年時間從事開拓與牧會。1991年蒙神引領,進入美國達拉斯神學院取得哲學博士學位,主修新約。1998年蒙神開路,加入正道福音神學院的教師團隊,目前擔任新約研究副教授。吳牧師與師母,婚後育有二女一男,三個孩子目前都已經成家,並且有一位孫女。
專題摘要
聖經是基督徒信仰的根據與基礎。因此,針對如何解釋聖經預言,這對於信徒是非常重要的實際課題。此講座的題目:“聖經預言解釋的正路與陷阱”,我們將從聖經的實例給與清楚的說明與應用。
講員簡介
吳繼揚牧師,畢業於辛城大學土木系,曾任職工程顧問公司14年,擔任工程經理;蒙召後完成西南浸信會神學院道學碩士,Asbury神學院教牧學博士;1991年起擔任辛城華人教會牧職迄今,並在正道神學院和基督神學院兼任教職;育有兩男一女,孫兒女四人。
專題摘要
全球性的疫災,科技網路世界,新媒體的混亂,教會的老僵化,移民教會代溝,忽略普世宣教,等等,這時代的問題同樣反應在約書亞的時代,如何能從其中吸取得勝的教訓,拭目以待。
講員簡介
林恆志牧師生於台北,1982 年信耶穌,1987 年在美留學期間蒙神呼召,並於 1991 年從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獲得機械工程博士後,開始全職從事校園福音事工。1996 年舉家遷往芝加哥,於三一神學院攻讀神學,2000 年獲道學碩士。曾牧會七年,於 2007 年加入芝加哥華人基督徒宣道團,現任總幹事。林牧師與師母於 1989 年結婚,育有一女一子,皆已成年。
專題摘要
宣教是教會的使命,教會本應是宣教的主體。然而兩百多年來的基督教宣教模式卻使宣教更像是差會的使命;差會成了宣教的主體,教會大多只扮演附帶配合的角色。此一傳統宣教模式今日正面臨怎樣的困境?到底初代教會的宣教模式為何?今日教會與差會如何從《使徒行傳》重新建構宣教的模式,找回教會的宣教定位,抓住神所開啓的宣教契機?
講員簡介
陳宗清牧師高中時重生得救,畢業於台灣清華大學, 1977年服完兵役後即全職事奉上帝。最初在台灣的鄉村佈道團服事,以後在台灣與北美牧養過幾間教會。他是達拉斯神學院神學碩士、芝加哥三一國際大學哲學博士。2001年起,擔任美國恩福文化宣教使團會長。
專題摘要
新媒體已經成為這個時代人與人溝通不可少的工具,基督信仰的傳播當然不能忽略新媒體的運用。基督徒必須懂得如何在新媒體中闡釋信仰,在面對非基督徒群體時,應如何把握有效對話的準則,以致能在多元文化的社會中為主作美好的見證。
講員簡介
在香港出生長大,高中畢業後來美國攻讀電腦系,在大學時蒙召全職事奉,大學畢業後進入達拉斯神學院接受裝備,在達拉斯地區建植教會,牧養七年後,到南方浸信會神學院攻讀基督教哲學博士。於1999年加入正道神學院服事,直到現在。現任系統神學副教授,兼任道學碩士科和基督教研究碩士科主任。陳牧師熱愛教學,對神學教育、培育神國人材有很深的負擔。他喜愛音樂、籃球、電影、科幻小說。與師母結婚三十多年,有二子一女。
專題摘要
近年來美國政治風起雲湧,保守派教會多有強烈的觀點,認為是一種信仰的抗爭。也有基督徒認為教會應當以福音為念,不應以政治為使命。華人教會中也有很分歧的看法,甚至造成紛爭,有人離開教會。我們嘗試從教會的使命,美國的政體,以及教會歷史的借鏡來探討這議題。
講員簡介
彭怡珍博士來自台灣台南,初中時和家人移民至美國南加州,畢業於加州大學爾灣分校心理學學士,正道神學院道學碩士,百歐拉大學塔伯爾神學院教育博士。曾參與宣教、教會牧養、福音機構的服事,現從事神學教育,任教於美國正道神學院,教授教育研究和靈修課程。喜歡在心理學,神學,教育,靈修學領域之間探索。著有:《靈性操練入門:從心跟隨耶穌-馬可福音靈修信息》、Youtube 頻道「華時珍的心靈咖啡館」。
專題摘要
網路課程分為同步網路課程和非同步課程兩種模式,在疫情中教會大部分使用的是同步的網路課程教學,因此這個專題將專注於這一個模式的教學方法:包括如何使用軟件上的功能創造群體動力增加學習興趣,利用多媒體豐富傳授的內容,運用一些小的技巧讓教學的過程也可以達到彼此關係的建立,增進溝通的效果。專題的內容裏有示範、問答、介紹、經驗分享、討論、對話、個案探討、集思廣益,清單排列和現實生活連結等的教學方法和體驗學習。
Speaker Bio.
Yamin Huang (黃雅憫牧師), from mainland China, currently serves at Trinity Grace Church (formerly, Chinese Christian Union Church – North) as Mandarin and Senior Pastor. He came to US to study Mathematics at 1990s. Having finished his study, Yamin was called to fulltime ministry and to be equipped at 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 with MDiv and ThM. Now he is finishing up his PhD project in Systematic Theology. Yamin has served with his wife Suwen at CCUC-N (now TGC) since 2000. They have raised two college children.
Speaker Bio.
Pastor Pearson Lau (B.S., Biola University ’08, M. Div., Trinity Evangelical Divinity School ’11) has been serving on staff at Trinity Grace Church for 10 years, originally as the Youth Pastor and now the English Pastor. He currently resides in Vernon Hills and enjoys biking, kettlebell workouts, and since marrying his wife, has developed a fond affection for pugs.
Topic Abstract
Synopsis: Immigrant churches have historically been used by God for strategic mission (Acts 8:4), yet they are constantly being threatened by deep cultural and generational rifts. The deep mistrust fostered between 1st Gen and 2nd Gen leaders has made the church’s focus less on the Great Commission and more on self-interest. Failing to address these internal conflicts has not only resulted in a false sense of unity but also a failure to faithfully bear witness to Jesus Christ.
How might 1st and 2nd Gen leaders of the immigrant church leader pursue a vision of intergenerational ministry? How might bridges be built cross-congregationally so that together, the gospel might advance? Join Rev. Yamin Huang (Mandarin Lead Pastor) and Rev. Pearson Lau (English Congregational Pastor) as they share their journey and how God has led their church to cast a vision for intergenerational ministry.
講員簡介
陸尊恩傳道,一九七七年生於台北,基督使者協會培訓事工部副主任,畢業於台灣大學政治系丶紐約大學公共行政碩士丶費城西敏神學院道學碩士、費城西敏神學院新約博士候選人。他曾任台北信友堂學生事工部主任。參與使者協會后,推動聖經輔導培訓丶新世代校園事工培訓丶並從事福音布道丶教牧諮詢丶與門訓教材研發工作。他與妻子樂恩住在費城,育有三子。
.
講員簡介
蘇妙嫻傳道,【芝華宣道】跨代際及跨媒體事工主任。曾參與福音廣播及校園事工,現於【芝華宣道】事奉,負責開拓以 塑造靈命、成全使命 為主軸的「跨代同行」事工,並藉媒體動員跨代及跨文化宣教。
專題摘要
留學潮的改變衝擊著傳統校園事工的定位與事工模式;此專題將以 SWOT 強弱危機分析法,探討和交流應變之道。
講員簡介
程德鵬牧師美國出生,台灣長大。在1989年讀大學時信主,也在同年的華人差傳大會蒙召。在美術設計的領域工作七年後去讀神學,獲得以宣教為焦點的道學碩士。在神學院時, 神使用程牧師和他所組成的團隊為當時在周圍由台灣塑料廠來美設廠的群體中傳福音,帶人信主,創辦了一間華人教會. 之後,神呼召他成為匹茲堡華人教會歐克蘭堂的植堂牧師,在由中國來的留學生和學者中傳福音及培訓門徒。匹茲堡華人教會的領袖和程牧師也在大學區成立了一個多種族性的國際會堂, 如今有十八個國家的學生參與教會來一同服事。除了牧會之外,程牧師在亞洲和歐洲帶領牧者和領袖培訓。他目前參與使者協會的董事會,幫助他們籌備華人差傳大會,和協助華人教會推動宣教使命。2016年, 神呼召程牧師成為馬利蘭中華聖經教會 (CBCM) 的主任牧師,帶領牧長同工們靠著主,一同更有效的去實踐大使命。程牧師和他的妻子李家玨有六個孩子(兩女四男)和一條狗,他們喜歡一起散步,看電影,玩棋盤遊戲,和享用各種波霸奶茶。
講員簡介
许重一牧师是晓士顿西区中国教会的主任牧师。他生於台北,父亲过世後十四岁与母亲和弟妹移民到美国。大学毕业後从事电脑晶片设计工程师。之後蒙主呼召去念神学,达拉斯神学院毕业後随即加入西区教会为英语传道,负责青少年和英语成人事工,2001年成为主任牧师。在西区教会牧会至今二十八年,并带领教会多次植堂。许牧师服事的负担是靈命造就,普世宣教与华人两代之间的沟通与传承。他與周筱琪師母有兩個成年的孩子。他喜欢看书、看球、钓鱼、与跑步。
專題摘要
為了北美華人教會的長期健康和效力,現今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的需要正確地關注我們的英語部門和會堂。 在這專題講座中我們將探討一些重要的策略和例子,來反思教會英文部的定位與異象, 以使北美華人教會的英文部和會堂蓬勃發展,也因此導致北美華人教會整體的興旺。
講員簡介
蘇文峰牧師,1970年起全職事奉, 現任海外校園機構董事會主席。經常應邀在各地講道及培訓,主講教會歷史、同工建造、文字事工等專題。編著《中國教會史》、《大洋彼岸的長河》、《海外中國學人事工》、《中國學人培訓材料》 等叢書和錄影帶。2017年製作並主播52集《教會歷史這一周》,2019-2020年製作24集《教會歷史中杰出的女性》視頻。
專題摘要
聆聽教會歷史中的屬靈偉人,用第一人稱分享他(她)們如何在那世代走上十架道路、如何得勝的美好見證。
講員簡介
苏文隆牧师,正道福音神学院荣誉教授,著有,精彩的基督化家庭,至于我和我家等书,
如果先读,效果更好,如果后读,立即应用.
專題摘要
6月20日父亲节马上到了,在这高科技的时代,父亲如何在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扮演这重要的角色,以致让妻子爱慕他,儿女敬爱他.
你要让今年的父亲节不一样吗?本专题有讲座,有视频,有问答,欢迎母亲们鼓励你的先生来参加.
講員簡介
彭淑鈴老師
福樂神學院婚姻與家庭治療碩士(MSMFT),明州大學 (University of Minnesota)家庭研究哲學博士 (PhD in Family Studies),現今擔任正道神學院 家庭事工碩士科主任暨助理教授,也是教會師母,委身於實踐與教導強化婚姻家庭與親子關係,隨牧師夫婿在台灣、中國及美國服事共20 餘年,所育兩位女兒均已成年,長女已經結婚生子。
專題摘要
2021愛你而已, 家庭關係裡, 多少時候, 出發點真的只是– 愛你而已! 但, 為什麼你不能了解? 為什麼我不能感受? (父母說: 你不了解我的苦心? ) (兒女說: 你真的愛我嗎?) 彭老師在目前所進行的移民家庭兩代關係的研究中, 從雙方得到寶貴的第一手資料,藉著嚴謹的研究方法發掘真實經驗, 並據此做建議, 以期能幫助華人移民家庭突破兩代互動(特別是與成年子女)的盲點。
講員簡介
盧慶洲牧師出生於香港,中學畢業後移民美國,蒙召牧會前是一位社工,服務新移民家庭、弱能兒童家長、精神病人、洗腎病人、及醫院的急症和重症病患。九二年從明尼蘇達州信義神學院畢業後回到母會,在三藩市華人信義會事奉至今已二十九年。
專題摘要
牧養年長會眾確實需要愛心和耐心。關顧式的牧養,先要洞察長輩們複雜、深藏的需要。關係式的牧養,著眼活出多元、合一的教會生活。恩典式的牧養,導引持續的成長,充滿喜悅和動力。使命式的牧養,激勵將餘生獻給神,福音普傳絕不後人。
2:15 pm (Chicago CDT 中部時間) Workshop III(專題講座三, 分13個專題) (點選以下各專題以展開講員簡介與專題摘要)
講員簡介
朱正中長老是出生上海,台灣長大。 在台灣衛理公會受洗成為基督徒。曾經在美國亞特蘭大華人教會,阿拉巴馬亨城教會, 芝城華人教會服事。目前在加州聖地牙哥服事職場年輕人。1969年來美進修與工作。曾在美国的工业产品以及快速消费者产品两大类型产业工作40年。職場的實際经验有跨越公司不同機能的管理以及市場營銷等領域,也曾是管理諮詢公司創立者。
朱長老在工作以外也曾担任上海美商会的董事, 中國兩家上市公司:上海永樂家電獨立董事,國際恆安股份有限公司的獨立董事。退休後曾任美國基督徒創業協會總幹事,使者協會董事。 目前是美國正道神學院董事。
專題摘要
我们都说这个世界唯一不變的是變化,但是這世界由於近年來無線網路以及高科技帶來各樣的變化使我们不知道会變成什么樣子;人們都見證了股市的黑天鹅,但它的到來是在許多人毫無防備下; 人們在津津樂道蝴蝶效應,却不知道環繞身邊的哪只蝴蝶會给世界带来山崩地裂的效應; 所以人們原本的心態與意願是想要能預防問題,風險的預估,而希望採取主動而非反應的模式。但是在快速變化,詭異的環境中, 成了防不慎防。 就如這次的新冠疫情却不是人們可以预判的未来,在極短時間內橫掃全球,逼得許多的機構,行業全部停擺。癱瘓商業運作。更不是大家所預料以及期望的。
在華人的教會中過去一年新冠病毒以及多年信徒年齡老化還有未來教會新一代和多元化的問題,在我們的慣性以及舒適的常態中正在擴大。雖然聖經的教導是要我們心意更新而變化但是面對變化,許多教會的態度是鴕鳥心態不願思考以及面對實際的問題。以不變應萬變是大多數教會的策略, 即使做了改變, 也都是修補性的暫時性行動。除此以外,我們會探討在面對變幻的世界, 領導們需要那些性格塑造來適應環境以及組織或公司應當關注的五個要素,以及麥肯錫的面對變化的六個心得。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和探討。
講員簡介
蘇文峰牧師,1970年起全職事奉, 現任海外校園機構董事會主席。經常應邀在各地講道及培訓,主講教會歷史、同工建造、文字事工等專題。編著《中國教會史》、《大洋彼岸的長河》、《海外中國學人事工》、《中國學人培訓材料》 等叢書和錄影帶。2017年製作並主播52集《教會歷史這一周》,2019-2020年製作24集《教會歷史中杰出的女性》視頻。
專題摘要
本課生動描繪古今中外教會歷史的長廊中,多位傑出女性的畫像和典範,包括賢妻良母和單身傳教士。
講員簡介
安平牧師, 美國普世佳音新媒體傳播機構執行主任、宣教牧師。 2001年開始媒體服事, 2013年加入普世佳音,專注於新媒體事工的開展、推動和研究。 《因信說話》節目製作人,“遊子新歌”叢書出版人。
專題摘要
2020新冠疫情將世界各地的教會都逼到了線上,第四次工業革命得以加速發展,高速互聯網、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突飛猛進,將很快對我們的生活產生更大更直接影響。教會當然也不例外。
美國大選各種假消息、陰謀論氾濫,很多教會與基督徒掉入社交媒體的智能陷阱,失去了見證…
面對來自新媒體和新科技更為強大的挑戰,基督徒如何自處?教會又該如何因應?如何在這個充滿高度不確定性的時代榮神益人?歡迎一起探討。
講員簡介
麥中堂牧師 / Rev. Dr. Simon Mak
前洛杉磯國語浸信會粵語牧師,以退休,目前服事,以神學教學(Gateway,真道),講員(講座,退休會,證道),寫作(翻譯,著書),衝突輔導等為主。
專題摘要
美國是個多元化的國家。近年來,各樣的社會議題,不同的政治觀點,給教會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並且分化了不少的人際關係。如何面對,認識,和處理這些衝突?愛與衝突和睦事工提供一些建議以作參考。
講員簡介
彭怡珍博士來自台灣,正道道學碩士,百歐拉大學塔伯爾神學院教育博士。曾參與宣教,教會牧養,和福音機構服事,現任教於正道神學院,教授教育和靈修課程。
講員簡介
洪理牧師來自台灣,伊利諾大學土木工程和計算機科學雙碩士,正道道學碩士,Nova 東南大學教育博士,專攻遠距教學和教育科技。有多年電腦工程工作經驗,奉獻後參與教會牧養,現任職於正道神學院網絡學習架構師,十多年來開啟並負責網路神學教育至今。
專題摘要
神學教育除了訓練傳道人聖職人員之外,也是一個可以讓基督徒得到較全面和專業的信仰教育的方式。網上進行神學教育是一個非常適合現代生活節奏的模式,有許多的優勢,只要學員能夠主動地配合這樣的學習模式,可以得到現場學習沒有的好處,達到相等或是更多的學習成果。專題中將介紹網上神學教育的實況、優勢、和其獨特的好處,也會分析神學生如何配合這樣的學習模式幫助自己有健康的學習和成長,歡迎有興趣的人參加。
講員簡介
李絢華師母早年畢業於香港海外神學院,婚後與林祥源牧師到菲律濱事奉,91年開始在聖地牙哥主恩堂協助丈夫牧養教會,99年畢業於伯特利神學院,主修牧顧關懷,現任跨堂會事工牧者,有三個成年子女,並三個可愛的孫兒女。
專題摘要
過去一年神使用新冠疫情攪動鷹巢,使教會各項事工不得不離開安樂窩,展開翅膀,學習新的技能,同時也經歷一個嶄新階段的開始。這個講座將分享小組事工在疫情下,回應種種變化與挑戰的一些做法,比方化整為零設立互相關懷的小家、用聊天室的方式零距離傳揚福音等等。應變是初衷,沒想到神為我們開啟了事工的新領域。
Speaker Bio.
Jacky Chen is Principal IT Cloud Architect at Oracle Corporation. He has 30 years working experience in the IT industry. He has a Master degree in Executive Leadership. Jacky certified by Professor Dr. BJ Fogg of Stanford University as Habit Training Coach. Jacky was speaker in the ABC Conference from 2017-2020. Currently he is also Head Coach of Uprising Youth Group of FamilyKeepers International. He coached two High School teams and they won the 1st place in WAICY (Worl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mpetition for Youth) in 2019. Jacky is passionate on Youth Leadership Development. He founded LeadingAI, which develops and provides AI & Leadership training program for students to cooperate and compete in Amazon’s Global AI Self-Driving Car Competition.
Topic Abstract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parts of youth ministry is how to continuously and effectively build the youth leadership team, including the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young students and ministry staffs. Using examples of serving in Uprising Youth Group of FamilyKeepers International and LeadingAI’s AI & Leadership training, we will discuss how to use the ABC method (Accept, Build up, Celebrate) to establish a leadership team to Encourage, Empower and Motivate each other. Students and coworkers practice leadership skills by actually leading the training and projects. Learning By Doing, so the whole team learn, grow and serve together.
Speaker Bio.
Pastor Hugo Cheng was born in the US, and grew up in Taiwan. In 1989 he came to faith in Jesus Christ, and in the same year during the Chinese Missions Convention, he began to sense God’s call for him to enter into full-time ministry. After working for 7 years as a Graphic Designer, he went to seminary and received a M.Div. degree with Missions Focus. During seminary studies, God used him to lead a team in planting a church among the factory works in a local Taiwanese plastic factory. Later, he became the church planting pastor of Pittsburgh Chinese Church and help planted a campus church making disciples among the overseas Chinese students and scholars. They also started an international congregation with people from 18 nations represented. Pastor Hugo travels to Asian and Europe to conduct leadership and pastor training. He is currently on the boar do Ambassadors For Christ Inc., focusing helping to plan the Chinese Missions Conventions, and supporting local churches to mobilize for world missions. In 2016, God called Pastor Hugo to become the senior pastor of The Chinese Bible Church of Maryland (CBCM), leading CBCM to fulfill the Great Commission locally and globally. Pastor Hugo and his wife Heather have 6 kids (two girls and 4 boys) and a dog. They enjoy taking walks, playing board games, watching movies, and drinking various boba teas.
Speaker Bio.
Jeff Hwang serves as lead pastor of Cross Bridge, the English congregation of Chinese Bible Church of Greater Boston. Though he began pastoring at CBCGB in 2019, Jeff grew up quite literally in this church, having come to faith in Jesus here and having been a part of the many different ministries at each life stage. Jeff earned his M.Div from 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 while also continuing to serve at CBCGB. After graduating, Jeff served as the Assistant English Ministry Pastor at Logos Community Church in New York before God called him back to Boston. Having had his faith largely shaped and matured through the ministries of those who came before him at CBCGB, Jeff looks forward to continuing that work in his new role. He is married to his wonderful wife, Ying, and together they have a son, Titus, and an adopted Yorkie, Clover. Between the two of them, they seek to serve God in the areas of pastoring, pediatrics, and parenting.
Topic Abstract
For the long-term health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North American (NA) Chinese churches, it is more urgent than ever to have the right focus on the English Ministry(EM) and Congregation. This workshop will explore a number of strategies and examples to have a thriving English ministry and congregation, which will lead to the flourishing of NA Chinese churches.
講員簡介
大學時經歷罪得赦免的喜樂,回應神的呼召,奉獻作福音工人。畢業於台南神學院、富勒神學院。曾經牧養東海大學及東海基督教會4年、洛杉機台福基督教會25年、正道福音神學院院長25年。2014年七月至今,為正道福音神學院榮譽院長及正道靈命塑造教席教授。
服事中,注重個人與神生命的關係,服事中注重敏銳聖靈的啟示、順服於聖靈的感動。
專題摘要
我們雖然每天有QT時間,但是卻和神不親密,讀經禱告成為我們每天的Check List。本工作坊介紹「寫信給耶穌」,就是寫靈程札記,期望會幫助你解決這一個困擾。
1.學習寫信給耶穌和主談心,敏銳於聖靈的啟示,並順服於聖靈的感動。2.隨時隨刻清除內在的垃圾,過一個聖潔的生活。
講員簡介
Timmy 李懿恬畢業於俄亥俄州立大學計算機工程學士,曾任AT&T貝爾實驗室軟件工程師。在兒童事工服務了38年,並在過去的14年裡舉辦許多兒童事工師資培訓, 也為教會當地福音事工成立了新的兒童事工。目前正在正道福音神學院攻讀家庭事工碩士學位。
他們在11年前領受神的呼召,回應『福音家庭化、家庭福音化』的使命, 創辦哥城華人基督教會家庭事工部, 懷著『預防勝於治療』的理念,裝備信徒鞏固家庭。
他們是
• 家庭更新協會「恩愛夫妻營」的主領夫婦
• 「親密之旅」二階小組領導者
• 「Prepare&Enrich」及「FOCCUS輔開思」認證的婚前輔導員
• 美國愛家協會Focus on the family「青春無悔」認證老師
• 基督使者協會培訓事工部特約同工
• Founder and coach for Columbus Deep Racer Highschool AI team
• 夫妻經常被邀請在不同教會舉辦 Passport to Purity「純潔之旅」親子營或營會驗體教學專題如「下一代聖經觀性教育」,「兒童事工師資培訓」,「青少年情商及領導力培訓」,「單身戀愛」,「婚姻家庭」,「親子關係」及「關懷事工」等講座及網課
他們育有三個成年子女,老大(Joshua)就讀醫學院,老二(Jeremiah)及老三(Hannah)是大學生。
專題摘要
提供不同的工具(方法), 針對不同的孩童年齡層及實際操作範例,教導符合聖經的性觀念/性教育。
講員簡介
李勇弟兄,十岁与家人移民来美。1997年在家人的带领下蒙恩得救,信主后一直参与教会的服事。现在主要事奉是成人主日学和儿童事工。
講員簡介
孫艷姐妹,2002年赴美留學,2009年蒙恩得救,信主后一直參與校园和职场相关的服事。在讀威斯敏斯特神学院聖經輔導碩士, 現為芝華宣道”跨代同行”事工–職場的負責人,與家人現居住在芝加哥西郊。
專題摘要
2位互不認識的弟兄姐妹分別為公司職場的事工禱告和尋求神。在禱告的2年后和神的奇妙帶領下,2012年芝加哥北郊的一家金融公司内部的華人查經班成立。講員會分享公司查經班成長的歷程,聚會方式,同事之間如何彼此支持,關懷和進行外展,如何和各教會的連接等。
講員分享基督徒在職場中活出信仰會面對怎樣的張力和衝擊,和如何做到信仰和工作在職場上的合一,以及屬靈生命的成長和職場的成長的關係等。
講員簡介
郭民昌牧師、曾任香港註冊護士及護理主任、蒙召後於建道及慕迪神學院接受裝備、獲神學士、聖經研究碩士及教牧博士。來美前曾於長洲宣道會及九龍城浸信會牧會、九五年赴芝加哥華人基督教聯合會城南堂牧會至2020年退休。
專題摘要
北美是多元文化及多種族的大溶爐, 當中不乏久居國外,早期移民的華僑。到底華人教會是否已盡上向他們傳福音的責任? 當我們的教會號稱為「華人」教會時, 有沒有比「非華人」教會更清楚和關切這群體得救的需要, 並因為要向這群體傳福音而制訂有效的福音策略?
專題將嘗試就這群體的背景、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特色,找出一些在與他們接觸和傳福音時需要留意的地方。
講員簡介
招世超牧師於 2000 四月開始矽谷匯點華人教會,九個月後自立,2017年購堂,並積極推動門徒訓練和植堂事工。隨在 2012年在 Pleasanton 建立匯點分堂,在當地傳福音和服事同胞外,後再於 2019 年,分別在 Tracy 及南三藩市半島區開始另外兩個分堂,以宣傳天國福音。在教會受薪同工中,約有五份一是在教會裡成長的信徒領袖。
專題摘要
教會鬧領袖荒已有一段很長時間,而很多正在事奉的教會領袖卻仍是「考天才」,邊事奉邊學習。很多教牧也不敢對事奉的弟兄姊妹有太多要求或期望,過得一年得一年。教會可有甚麼突破領袖荒的策略?
報名&聯絡
2021 Midwest ABC 中西部 基督徒教育大會
- 日期:2021年6月12日 (週六)
Chicago CDT 美國中部時間 9am – 5pm - 方式:線上聚會 Online Conference
- 費用:$10
-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線上信用卡付費
- 報名截止日:2021年6月9日
- 洽詢:(630)595-9188
- 電郵:q4midwestabc@gmail.com
- 2020 Midwest ABC 回顧 : les.edu/2020-mw-abc
- Midwest ABC 大會官網 : les.edu/mw-abc
- ABC大會官網:www.accessbibleconvention.org
大會主題將使用網路工具ZOOM. 完成報名的,將於 6月10日收到主題講座以及您所選三個專題的網址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