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歌—情寓之旅
謝挺/舊約副教授
在神學院教導詩歌智慧書的時候,自然而然愛上這幾卷書。在教導雅歌的初期,我認為這卷書應該以實意來解讀,即以男女之愛來看雅歌,因為歌中並沒有直接提到基督或教會,並且舊約時代的人也還沒有得到新約的啟示。四年前,我接受了香港明道社的邀請,撰寫雅歌註釋書,當時覺得雅歌的篇幅短,一定不難上手;但是當真正進入雅歌的研究時,卻猶如沉入海底,游不上來,一時不知應如何下筆。
雅歌的詮釋深具挑戰性,文本章節的連接、難懂的字眼、象徵的詞彙、露骨的描述,加上文本前歷代學者和讀者百花齊放的詮釋,讓人目不暇接、不知所措。經過一段「憂鬱期」後,藉著禱告和閱讀有關雅歌的書籍、文章,我開始領受神逐漸賜下的有關雅歌解讀方法的啟示,也讓我經歷到離開主,我做不了甚麼。
首先,我看到雅歌的場景是伊甸園。雅歌中的男女在戶外春天的景象中談情說愛,他倆以青草為床榻,以香柏樹為房屋的棟樑,以松樹為椽子(歌一16~17)。兩人用自然界的景物來彼此讚美,女主角是沙崙的玫瑰花、谷中的百合花,她是鴿子,是關鎖的園、緊閉的井;男主角猶如蘋果樹、羚羊、小鹿,形狀如黎巴嫩,佳美如香柏樹。正如伊甸園的場景有水泉、植物、動物和神的同在,雅歌中的伊甸園也是如此。雖然神並沒有直接出現在雅歌中,但是從伊甸園為聖殿的觀念來看,神把女人帶到男人面前後就退到幕後,讓兩情相悅。
第二,我看到雅歌和箴言在詞彙上有許多相似之處。雅歌中的女子是「泉源」(歌四15),正如箴言中形容妻子為「泉源」(箴五16、18);雅歌中的女子為「母鹿」(歌四5,七3),正如箴言中的妻子為「母鹿」(箴五15);雅歌中的女子被稱為「有福」(歌六9),正如箴言中才德的婦人被稱為「有福」(箴三十一28~29)。同時,雅歌中的女子有「沒藥」和「沉香」(歌四14),而箴言中的淫婦也是如此(箴七17);雅歌中的女子「嘴唇滴蜜」(歌四11,五1),正如箴言中形容的淫婦一樣(箴五2~3)。原來,在婚姻中,妻子可以「嘴唇滴蜜」;在婚姻之外,「嘴唇滴蜜」卻是不好的。總括而言,雅歌中的女子與箴言中的妻子和淫婦有著相同的形容,表示這兩卷書必定有關聯:雅歌從女性的角度看情愛,箴言則從男性的角度看情愛,因此兩卷書要一併看,才是一幅完整的男女情愛的圖畫。
第三,我看到雅歌和先知書的關係。在先知書中,常用婚姻來比喻神和以色列的關係。以色列就是背棄神的妻子,而神就是愛她的丈夫。以色列是神所栽種的「葡萄園」(賽五1~7);在雅歌中,女主角也是「葡萄園」(歌一6,四12~五1,六2,八12)。若女主角預表以色列,男主角則預表神。先知書彰顯一幅「錯愛」的圖畫——以色列應該愛神,但她卻選擇愛偶像;雅歌卻彰顯一幅「相愛」的圖畫——男女彼此互屬相愛,正如神要作以色列的神,而以色列是神的百姓一樣。若先知書展示一幅因毀約而受咒詛的圖畫,雅歌則展現一幅因立約而得祝福的圖畫。
第四,我思想雅歌若只是針對男女情愛,那麼,該如何應用於離婚者、喪偶者和單身者呢?若雅歌是神的話,必定適用於所有屬神的人。因此,我開始思考雅歌中寓意的解釋。這解釋不應該從新約的角度去看舊約,因為當初作者寫雅歌的時候,新約還沒有出現。這樣的話,當時的人是如何理解雅歌寓意的呢?當我從希伯來文原文中開始研讀雅歌說,就發現寓意的解釋早已隱藏在原文中。雅歌中的「良人」,其實就是「最愛」的意思,而「最愛」的希伯來文正是「大衛」的名字(דוד),這讓人不能不聯想到大衛。而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的名字為「平安」之意(שׁלֹמֹה),書拉密是「平安」的陰性(שּוּלַמִּית),耶路撒冷是「平安之城」(יְרוּשָׁלָםִ)。再加上由始至終女主角對男主角的期待,因此期待彌賽亞的信息已隱含在原文的雅歌中。
當我看到以上四個層面的意思時,心裡不甚感恩,因為深知這是從神而來的啟示。雅歌穿插於舊約正典中的律法書、先知書和聖卷,從舊約正典來詮釋雅歌是一個解經的進路。雅歌實在是拉比亞基帕(Aqiba)在一世紀所說的「聖中之聖」。而從這四個層面詮釋雅歌的方法,也是華人作者中少有的。盼望此書的面世,可以造福華人教會,提升婚姻關係、神人關係,讓我們在美好的關係中期待主再來!
雅歌的詮釋深具挑戰性,文本章節的連接、難懂的字眼、象徵的詞彙、露骨的描述,加上文本前歷代學者和讀者百花齊放的詮釋,讓人目不暇接、不知所措。經過一段「憂鬱期」後,藉著禱告和閱讀有關雅歌的書籍、文章,我開始領受神逐漸賜下的有關雅歌解讀方法的啟示,也讓我經歷到離開主,我做不了甚麼。
首先,我看到雅歌的場景是伊甸園。雅歌中的男女在戶外春天的景象中談情說愛,他倆以青草為床榻,以香柏樹為房屋的棟樑,以松樹為椽子(歌一16~17)。兩人用自然界的景物來彼此讚美,女主角是沙崙的玫瑰花、谷中的百合花,她是鴿子,是關鎖的園、緊閉的井;男主角猶如蘋果樹、羚羊、小鹿,形狀如黎巴嫩,佳美如香柏樹。正如伊甸園的場景有水泉、植物、動物和神的同在,雅歌中的伊甸園也是如此。雖然神並沒有直接出現在雅歌中,但是從伊甸園為聖殿的觀念來看,神把女人帶到男人面前後就退到幕後,讓兩情相悅。

第三,我看到雅歌和先知書的關係。在先知書中,常用婚姻來比喻神和以色列的關係。以色列就是背棄神的妻子,而神就是愛她的丈夫。以色列是神所栽種的「葡萄園」(賽五1~7);在雅歌中,女主角也是「葡萄園」(歌一6,四12~五1,六2,八12)。若女主角預表以色列,男主角則預表神。先知書彰顯一幅「錯愛」的圖畫——以色列應該愛神,但她卻選擇愛偶像;雅歌卻彰顯一幅「相愛」的圖畫——男女彼此互屬相愛,正如神要作以色列的神,而以色列是神的百姓一樣。若先知書展示一幅因毀約而受咒詛的圖畫,雅歌則展現一幅因立約而得祝福的圖畫。
第四,我思想雅歌若只是針對男女情愛,那麼,該如何應用於離婚者、喪偶者和單身者呢?若雅歌是神的話,必定適用於所有屬神的人。因此,我開始思考雅歌中寓意的解釋。這解釋不應該從新約的角度去看舊約,因為當初作者寫雅歌的時候,新約還沒有出現。這樣的話,當時的人是如何理解雅歌寓意的呢?當我從希伯來文原文中開始研讀雅歌說,就發現寓意的解釋早已隱藏在原文中。雅歌中的「良人」,其實就是「最愛」的意思,而「最愛」的希伯來文正是「大衛」的名字(דוד),這讓人不能不聯想到大衛。而大衛的兒子所羅門的名字為「平安」之意(שׁלֹמֹה),書拉密是「平安」的陰性(שּוּלַמִּית),耶路撒冷是「平安之城」(יְרוּשָׁלָםִ)。再加上由始至終女主角對男主角的期待,因此期待彌賽亞的信息已隱含在原文的雅歌中。
當我看到以上四個層面的意思時,心裡不甚感恩,因為深知這是從神而來的啟示。雅歌穿插於舊約正典中的律法書、先知書和聖卷,從舊約正典來詮釋雅歌是一個解經的進路。雅歌實在是拉比亞基帕(Aqiba)在一世紀所說的「聖中之聖」。而從這四個層面詮釋雅歌的方法,也是華人作者中少有的。盼望此書的面世,可以造福華人教會,提升婚姻關係、神人關係,讓我們在美好的關係中期待主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