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長論壇

國度-宣教-使命-教會


黃成培牧師

【黃成培牧師,曾在北美牧會;全家並曾在非洲委身跨文化宣教十年(2004~2014);黃牧師現任正道福音神學院助理教授,擔任宣教學、教牧學及領導學的教導與服事。】

那是一個特別的培靈會。在使徒行傳8:1~8,聖經告訴我們,大會的講員是剛剛從死裡復活得勝的耶穌基督。

主題:國度

復活的主到底有甚麼要教導吩咐的呢?主題到底是甚麼呢?原來是「神的國」(徒8:3)。復活的主如今已經全然得勝了,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已經賜給祂了(太28:18),如今主又用了40天的時間傳講神的國(徒1:3)。哇!今天,一個三天的退修會還算常見,五天的特會也偶爾有。可是一個四十天之久的「神國」培靈會,加上復活的主,是大會的特別講員,這是何等的屬靈盛宴哪!其實,自從主耶穌開始傳道,主就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4:17)原來,神的國就一直是主耶穌教導的主軸。從一開始傳道,到復活昇天之前,都是如此。那麼我們呢?今天我們在教會中講臺的主軸又是甚麼呢?只是個人的安慰勵志嗎?只是教會的成長擴張嗎?還是國度的異象與使命呢?

對比:神的國 vs. 人的國

可惜門徒們似乎不瞭解主的心意。當復活的主在傳講國度的信息40天之久,門徒們居然問主說:「主啊,你復興以色列的國度就在這時候嗎?」(徒1:6) 這好像是天平的兩邊,一邊是主所專注天上永恆的神國,另一邊是門徒們所關心的地上暫時的以色列國。這是一個多麼強烈的對比呀?主明明地教導天上的事,談的是神永恆的國度,我們卻畫地自限,只想到地上的事。禱告中所求的差不多全是「自我中心」的事。例如:「我的」工作發展、「我的」兒女教育、「我的」教會成長、「我的」骨肉至親得救,等等。這些都是好事,但是我們若真的是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以神的眼光看世界,是不是讓神心痛的事,也讓我們心痛;讓神心動的事,也讓我們心動呢?

當我們一起站立,一起背誦主所教導的禱告,一起宣告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時 (太6:9),我們是否想到經文中的「人」,指的不衹是「華人」,而是指「全世界所有的人」,也就是「萬國萬民」(參太28:19;啟5:9)。就如同我們所熟悉的聖經,約翰福音3:16「神愛世人」所說的一樣,聖經所說是「人」當然包括華人,但是不是祇有華人,而是全世界所有的人。

使命:宣教

很可惜的是耶路撒冷教會忘記了主的託付和使命,當主耶穌回答門徒何時「復興以色列國」的問題時,主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換句話說,神所關切的並不是只有以色列國的復興,而是萬國萬民的得救!神所託付的,乃是祂的教會成為一個有「國度宣教使命的教會」。
但是,成為大型教會的耶路撒冷教會並沒有按照使徒行傳1:8主的吩咐「直到地極做主的見證」。於是使徒行傳8:1的大逼迫就臨到了。這就像有同工提到的一個屬靈原則,當一個教會不遵守使徒行傳1:8的教導時,神就允許使徒行傳8:1的管教臨到。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教會存在的原因和目的,原就是為了要活出神所託付的榮耀使命。若是一個教會存在,僅僅只是為了要「活著」,甚至只是為了「掙扎求生存」,卻忘記了她存在的目的和使命,那麼她就已經失去了她屬靈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這也就如同有同工提到,若是一個教會「只有生命,沒有使命,就會沒命」(參太16:24~25)。

在使徒行傳8:1,聖經告訴我們:「從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門徒都分散在猶太和撒馬利亞各處。」。對於一個教會,你若是不「去」,神自然會有辦法讓你「去」。不過耶路撒冷教會還算是好的,因為「那些分散的人往各處去『傳道』」(8:4),而不是去「逃難」。接下來我們就看到聖靈大大地做工,福音馬上傳到撒瑪利亞(猶太人所敵視又輕看的混血群體,8:5~25)。緊接著福音甚至傳給從非洲埃提阿伯的太監(太監雖然是政府官員,卻是舊約傳統中所看不起,不潔淨的人,8:26~39)。感謝神,在使徒行傳第八章中,隨著聖靈的帶領和當時猶太信徒的順服,福音不但突破了世仇的藩籬,打破了傳統的限制,更超越了種族、文化和國界,在使徒時代就進入了非洲大陸。

今天你我教會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又是甚麼呢?願神幫助每一個教會,都按照主的託付,教會領袖都有國度的格局、講台有國度的信息、每個教會都有國度的差派、彼此有國度的連結,每個教會都成為:一個有「國度-宣教-使命-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