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者的牧養與關顧
林慈敏 / 協談學副教授
單身族群的存在和需要在近年來已經不容小覷。根據美國2010年的人口普查結果,單身人數已佔總人口的43%。現代人持續保持單身的原因,包含受教育時間拉長、建立專業身份和穩固財力基礎所需時間之增加。該現象反映在教會處境中,則是單身女性和男性基督徒比例之懸殊,導致單身女性基督徒極不易在教會找到歸宿。教會傳統上認為單身僅是進入婚姻前的過渡時期,忽略了單身基督徒的需要。領受服事單身族群呼召的克里斯多夫(Nicholas Christoff)認為,單身族群是目前教會中最缺乏牧養的少數族群。
教會如何有效地牧養單身族群呢?可以分成三部分討論:
第一,教會必須檢視現存的偏見和誤解,明白神可以同時使用已婚和單身基督徒來建造基督的身體並宣揚福音使命,單身或結婚沒有優劣之分。實際上,神沒有應許所有人都進入婚姻;但神卻應許祂會與人永遠同在,使人經歷生命的更新。
第二,教會需要實際且平衡的角度,從教導單身弟兄姐妹被動地等候神帶領伴侶出現這種「擇偶過程過度屬靈化」的觀點,轉向鼓勵他們積極在靈性層面、人際關係互動、性格成長等方面邁向成熟。同時,教會應當教導單身者合宜地處理交往時可能面對的議題,包含網路交友安全問題和約會時的身體接觸界線等。
第三,教會需要有長期關顧牧養單身族群的計劃。例如,招募對關顧單身者有負擔的家庭來牧養單身者,提供他們生活引導和陪伴。另外,過去教會多會根據新婚或已婚的需要而另設小組,單身者不容易與同齡但已婚的弟兄姐妹保持連結。教會可以考慮組成跨年齡小組,將有助於不同生命階段的弟兄姐妹彼此有更緊密相連的關係,以及對教會有家的歸屬感。
結論:今日牧者應當視單身階段為神塑造祂兒女的靈性成熟的獨特季節。蓋瑞·湯瑪斯在《婚姻靈修學》中提及一個革命性的概念:婚姻的目的必須從帶給人幸福,轉變為基督徒經歷神在彼此身上靈命塑造的園地。同樣地,我們可學習將單身視為神塑造祂孩子靈命成熟的時期,並且他們可以使用這獨特的身份,來服事其他的單身基督徒。當單身基督徒經歷與神更深的連結,他們將有機會向這個世界展示一個驚人的事實:神自己遠比這世上任何的伴侶還要好。不論單身或結婚,在主裡面,我們都有為主活出喜樂和豐盛生命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