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三一真神—
基督教神學入門(上)
 

雷雪倫博士/ 系統神學助理教授 

「著書多,沒有窮盡;讀書多,身體疲倦」(傳12:12下)。喜歡閱讀的人一定對後者深有體會;對前者,有時難免會問,既然市面上已經有許多的書籍,為何再多寫一本? 

筆者個人生命的成長以及在校園的事奉,都深深得益於好的屬靈書籍。信主之後,就非常喜歡閱讀陶恕(A. W. Tozer)、巴刻(J. I. Packer)和魯益師(C. S. Lewis)等人的作品,深感在神的手中,優秀的基督教神學書籍可以成為由内心深處全面改變我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最佳媒介,也因此一直對系統神學有濃厚的興趣。 

然而,在神學院教導系統神學時,卻深刻感受到沒有合適教材的痛苦。翻譯的教材,例如,艾利克森(Millard J. Erickson)的《基督教神學》(華神,2000-2002年),本是美國許多福音派神學院常用的教材,卻經常有學生說不容易理解。這或許是因為許多華人學生,不熟悉西方思想史和教會歷史,也不熟悉當代神學家的論述,加上翻譯神學書籍時,很難做到既準確又流暢,這就使閱讀這些翻譯的神學書籍成為苦事,英文好的學生還可以對照原著來理解,英文不好的學生則很難自己讀懂這些書籍。 

近年來,欣見有多位華人學者寫作的系統神學書籍出版,例如,郭文池牧師和李日堂牧師共同完成《系統神學》教材(共八本,播道會文字部,2010-2018年),令人感恩。不過,筆者在教導神學院的碩士班學生之餘,也有機會教導學士班學生以及在教會教導一般信徒,因此一直有心編寫一套深入淺出地講解系統神學的教材,可以兼顧神學院學生和一般信徒的需要。若主看為好,筆者會繼續寫作《經歷奇妙救恩:基督教神學入門(下)》,讓這兩本小書可以涵蓋系統神學主要的内容。 

針對有些人視系統神學為知識,甚至是與基督徒生命和生活關係不大、又常常引起不必要之爭端的無用知識,筆者希望從知識、智慧以及生命的角度來看系統神學的教義,幫助學生注意到傳統的基督教神學絕不只是單純的知識,而是基於聖經真理的實踐性智慧,這樣的神學知識和智慧可以、也應該帶來基督徒生命的成長。特別針對華人學生的情況,筆者加強解釋經文的部分,並盡量使用日常生活的例子來幫助學生理解;也指出教義與基督徒生命成長和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刻意培養屬靈和知性生活的美德。盼望靠著主的恩典,可以除去所謂聖經與神學、靈命與知識、感性與理性之間不必要的分割和對立。 

本書可以作為進深門徒培訓或進深主日學的教材,也可作為神學院學士班必修課系統神學的教科書;加上額外的閱讀和作業,也可做碩士班系統神學的教科書。如果安排十二次的門徒培訓或主日學,可以分兩次教導第二課、第三課以及第五課,另外加上一次溫習或討論分享的時間。每一課都會根據這一課的内容建議相應的背誦經文和熟讀經文以及討論問題,最理想的情況,是希望學生有持續通讀整本聖經的好習慣。延伸閱讀中推薦的書刊,希望可以幫助在神學院教學、教會門徒培訓或主日學事工中使用本書的弟兄姐妹,以及有心做進一步研讀的學生。不過,在閱讀過程中,需要學習分辨,因為人的著作總是難免有錯謬和瑕疵。筆者推薦這些書刊,或者在腳註中引用學者的著作,並不表示完全贊同這些作者的觀點。 

   祈求在恩主的手中,筆者的著作可以幫助弟兄姐妹生命的成長,讓學生藉著學習基督教系統神學,更渴慕研讀聖經,經歷聖靈在我們生命中的工作,更愛慕創造我們救贖我們的三一真神!願一切榮耀都歸給三一真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