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中的溫暖


曾思機牧師 / 芝加哥校區主任,新約助理教授

秋去冬來,美加大部分地區已經邁入冬季,芝加哥校區也是如此,前面將是長達數月的寒冬期。

冬天讓人聯想到寒冷甚至冷清,在感受上往往負面多於正面。比如,「寒蟬凄切」描述出深秋近冬時節的淒涼;「冷冷清清」體現出冷落寂寞的心情。另有「寒氣逼人」 、「寒風刺骨」、「天寒地凍」等詞語,雖然是形容冬天的自然氣候,卻帶給人荒涼、蕭瑟的感覺。而當「冷」字用於形容人與事的時候,也有不少是負向的,例如「冷酷無情」、「冷漠」、「冷血」等。

冬天的寒冷常常讓人想到「不好」或「壞」,因此,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寒冬」儼然成為眾人談論疫情的首選字詞之一,於是有了「疫情寒冬」或「新冠寒冬」的說法,如同過去說的「某某行業進入『寒冬』」一樣。「寒冬」何時過去?如何度過「寒冬」?這些說法在民間社會和媒體報導上接二連三地出現,流露出人們對疫情的懼怕、無奈、失望甚至絕望的負面態度和情緒。如今,從疫情開始已快滿兩年了,我們還是處於「寒冬期」。

雖然如此,芝加哥校區在寒冷的11月份依然散發著熱度,如同寒冬中的火焰。我們先後舉辦了線上及實體的「十二週年校慶」,校區的校友還舉辦了「慶賀蘇文隆牧師80華誕暨事奉50年聚會」。透過這些聚會,校區同工、同學和校友們可以相聚在一起,「熱情洋溢」,「噓寒問暖」。在這疫情的「寒冬期」,這也是大家給予彼此的一份「雪中送碳」的溫暖吧!

芝加哥校區地址&聯絡資料:
芝加哥校區網頁:https://www.les.edu/chicago/
631 State Route 83, 1st Floor, Bensenville, IL 60106
Tel / Fax : 630-595-9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