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跟人說過,我是一個有很多夢想的人,但做教務長可不是其中的一個。如果有一間學校,即便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神學院,叫我去做教務長,我也必定會拒絕。但是,這件事竟然發生了!
2019年,當任職多年的教務長陳愛光牧師問我是否會考慮做教務長的時候,我先是百般不願,感覺自己如同一隻要被宰殺的羔羊;但是後來又思想,如果這是出於神,我能說不嗎?於是,我開始為此事禱告四十天。前三十天,什麽動靜都沒有,我心裡暗暗期待,未來十天也不要有什麽特殊的啓示。
結果就在禱告第三十天的那天,當日,我正在與十一位其他學院的神學教育工作者一起開會,期間聽到帶領聚會的 Willie Jennings博士的分享,經文出自希伯來書12章2節:「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他説,神學教育者的工作是一份喜樂的工作(joy work),這喜樂就像主耶穌看見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因此他可以輕看自己的苦難,最後成全神的心意。當他分享的時候,我的心深受感動,想到若沒有經過苦難,如何有喜樂呢?若不順服,如何討神喜悅呢?
因此,2020年7月1日,我正式上任成爲教務長。以下是我在過去兩年半做教務長期間所學到的一些事情。
一、全面認識神學院
在做教務長之前,我在正道任教已經許多年了,認爲自己非常瞭解學院的事情。怎知坐在教務長的位置上,才發現我有太多不知道的,例如:部門之間如何配搭、做好預算的重要性、同工們實際的工作和面臨的挑戰(特別是教務處的同工)、舉辦大型聚會的計劃過程、董事會和神學院的關係等。原來從教務長的視角所看到的,與之前做教授時所看到的,很不一樣。如此全面性認識神學院,擴大了我個人的視野,也更新了我對神學教育的思考。
二、認識團隊的重要性
做教務長,需要其他同工的配搭,每一位同工都很重要。如果每人都清楚自己的位置,且做事有效率、不爭競、不發讒言、以禮待人,做行政是件愉快的事。怪不得有這麽多書籍,都論到建立團隊的重要性。
三、以學院利益為優先
教務長屬於學院的key leader, 代表學院的形象,也是外人看學院的一扇窗,因此教務長需要知道凡是對學院有益處的,就是對自己有益處的。我學到,凡事以學院的利益為先,以學院的名聲為考量,其他的都可以不堅持。在與同工商談時,也需以學院的利益為先,同工個人的利益為後。當然。有時會形成和同工關係上的張力,這也是做行政無可避免的「十字架」。
四、做事與做人的成長
做教授時,需要在自己的專業上下功夫,愛學生,善於教導;做教務長比做教授需要更多把「刀」—需具有溝通技巧,懂得處理人際關係,不能模棱兩可,會看人和用人,會運用時間,有自制能力,不衝動,不發脾氣,不隨便應允,不誇大其詞等等。兩年半下來,發現自己真的成長了許多。
五、學習倚靠聖靈服事
做教務長需要處理眾多事宜,但許多事都不容易做,而且不是一兩天就可以做完的。很多時候,需要等待其他部門或同工的配搭才能完成,有時因爲事情的複雜性,總有夾在中間、不能解決的事。因此,對於一個喜歡做完事的人來説,「做不完事」就很痛苦,甚至影響睡眠。這一切都催逼我學習倚靠聖靈,藉著禱告祈求,與聖靈同工。
六、體會行政的重要性
有人說:「行政是寫作的墳墓」,但若沒有行政,學院如何進步和發展呢?做行政不僅是做事,更是服事。建立良好的行政,就是建立美好的系統,讓同工們可以安全地、有效地在其中工作。神學院的確需要更多人參與行政,來為學院建立更完美的制度。
在做教務長期間,我還學到許多其他寶貴的功課,在此不能一一細説。感謝神讓我有機會承擔此艱鉅的工作,轉化了我的生命,拓展了我的視野。深信那在我心裡動了善工的,必成全這工,直到耶穌基督的日子(腓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