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呼召

葛仁先 / 道學碩士科畢業生 

光陰苒在,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就畢業了。我是一名從台灣正道轉學來美國就讀的轉學生,回顧過去在學習的三年中,心中最為感念的就是上帝的恩典與諸位老師的教導,以及同學們之間的鼓勵與友誼。 

我依然記得2019年入學時的情景,神的呼召真的很奇妙。我在就讀神學院之前並沒有真正的牧會經驗,當時我從中國大陸結束工作回到台灣,正準備在台灣重新開始的時候,就在三天内先後被兩位第一次見面的朋友强力説服,去神學院受裝備。正當自己的内心被這兩位朋友碰觸的時候,隔了兩天,又遇到了一位台福教會的張牧師。聊天後,想不到她向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問我是否要去讀神學院。第二句話更讓我的心臟重重地跳了幾下,她説她的心中一直有感動我會去讀神學院,並且她爲了這件事已默默禱告了一年,只是不敢跟我説,怕給我壓力。我那時聽到這話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一陣脊背發涼,心想,難道這就是神的呼召? 我後來禁食禱告了8天後,決定來神學院,將人生的下半場用來服事神。 

這學期上了謝挺老師的課,老師帶領著我們靈修約拿書,我看到約拿從逃離到領受呼召的過程,令我有許多的感受。約拿的生命從一個以色列的先知不斷地向下,最後到了陰間的門口才被神解救、提升,並回應了神的呼召。這讓我想到了自己與神的關係,神似乎要我爲祂做什麽事,祂用這個機會來呼召我。其實在靈修的過程中,我不斷地提醒自己,我是要像約拿持續地向下,還是讓神帶領著我如鷹展翅上騰? 

在台灣,我接受了許多新舊約及神學基礎課程的裝備,來到美國正道後,發覺神又為我開了一扇窗戶。我從謝挺老師那裡體會到了聖經原文對於讀聖經的人具有重要意義,因爲這是第一手神的話。修了林慈敏老師的教牧協談後,從她的課程中我體會到了同理心的重要性,因爲這是建立牧者與被協談者之間信任的基礎。修了陳敦康老師的先知書概論,從他的教導中,感受到了一位謙卑的學者在治學上的榜樣與愛學生、愛真理的風範。修了陳兵老師的系統神學教會論,從他的教學中,看到他對於教學的熱情,以及他背後願意爲神冒險,走出舒適圈,携帶全家來美國教學的心路歷程。另外,我有幸在去年陳愛光老師安息年的時候,還能夠修到他的Capstone。雖然上課見面的時間不多,但是他的微笑透露出認真的態度,讓我覺得這門課雖然只有一學分,卻不可以隨便,要堅持到底,將自己三年內所學的神學作最後的整理。最重要的還是上了劉富理牧師的靈命塑造、個人佈道與全人醫治這三門課,從劉牧師的言談中,我明白了在神學院學習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回歸到我們個人與神的關係。我們要常常清理祭壇上的灰,也要常常將自己内心中的垃圾倒出來,要常保一顆清潔的良心。 

「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3~14)每位在正道磨練學習的學生,都在尋求神的呼召與使命,我與各位同學共勉,一旦確立了方向,就往目標努力狂奔,向著標竿直跑,去贏得上帝藉著基督耶穌呼召我們去得的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