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養的使命人生 by 陳愛光牧師

講員介紹:

討論題目:

  • 您認為一個牧者最大的試探/誘惑是什麼?有什麼方法去避免或面對?
  • 您覺得一個牧師最大的動力是什麼?(什麼推動他去過一個牧養的使命人生?)

心得回應

在校學生 / 佚名

「自我認知對一位牧者很重要,要小心將我們的牧養責任化,要小心burnout」。陳愛光老師在2023年秋季學前靈修營以「牧養的使命人生」為主題的分享令我印象深刻。

這次學前靈修營正好處於我結束為期兩個月full-time的教會實習之后,經過繁忙的教會實習之後,我漸漸體會到全職傳道人的不易。作為一名沒有任何全職服事經驗的神學生,若自己能夠更多地參與到教會事工中,我想這一定是一段非常難得的經歷,因此在教會實習的過程,我非常努力。隨著我和太太的時間和精力逐漸被各項事工佔據,我內心那份單純的對神對人的愛心開始被事工和「責任心」所替代。當我將事工責任化以後,我逐漸走向burnout,我越來越少地經歷到從神而來的喜樂和平安。學前靈修營正好爲我提供了在神面前安靜反思的機會,在我疑惑之際,神透過陳老師的分享給了我一些答案和亮光。我開始意識到,我在「自我認知」這個環節還沒有更清楚的定位。我看到以事工為導向的服事很可能會讓自己失去起初對神單單的愛心,反而只是變成一份責任,我相信這並不是神上好的心意。

感謝神,他讓我經歷忙碌的full-time教會實習,即便我的「自我認知」不夠清楚和準確,但是神藉著學前靈修營促使我更深地思想神在我身上的使命,也幫助我更深感受到神才是一切的主宰和核心,而我只是神手中的器皿。我認爲「牧養的使命人生」這一主題非常契合神學生的處境,再加上陳老師的分享非常接地氣,生動且幽默,我相信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師生同學很受用。在以後的學習和事奉生涯中,我當常常學習「為自己謹慎:自我認知」。

網路新生/林獻(D.MIN)

陳愛光老師講論彼得前書五章中牧養的使命,再一次提醒我牧養所需要警惕的事。其一,每個事奉者最重要的事是自我認知:每個事奉個體都是存在盲點的,我們必須接受這個事實,常常反省或者接受他者的評估,不斷提升自己的品德與品行;其二,牧養不應該只是為了責任:服侍者的動機與侍奉的出發點很重要,一個沒有愛心、只有責任的牧養行為將是一件很令人痛苦的事。作為牧人當學會舍已、付代價,甚至為羊捨命,顧工心態是令主不喜悅的;其三,作領袖或是牧者不可轄制於人,也不可誘惑羊群跟隨自己,而是為全群謹慎照管主所託的。作為牧者也當抵制各種讓人身敗名裂的誘惑,如金錢、權力與色情。許多隱藏的、曖昧的、主所厭惡的行為當摒棄,並且效法基督作群羊的榜樣。當大牧長顯明再來之時,就必得那永不衰殘的榮耀之冠冕,也就是神為我們預備的將來,我們期待已久的賞賜。

網路新生/ 葉同學

想要一個健康的牧養的人生,我們需要為自己謹慎,時常自我反省和糾正認知。 在牧養的過程中,我們都可以發現羊群的需要和軟弱,但卻很難發現自己的 “盲點”,自我警戒的重要性就在這裡,我們需要常常省察自己的心思意念。

不要將服侍責任化,不單單是因著我們的身分和責任,而去做。 「好牧人為羊捨命”,我們應當真心用基督的愛來愛他的羊群,而不僅僅是為了責任去牧養,否則當代價大於責任的時候,我們會退後軟弱。

不要期待今生的賞賜,我們的牧養應當是為了更多的經歷神,以及從神而來的屬靈滿足感。 知道施必受更為有福,常常感恩自己所擁有的,才能把上帝給的才能和一切更好的給出去,因神必定會有更大的賞賜臨到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