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院訊,2018

🔙正道院訊

「奪回華人心,順服主基督」

林國亮院長談「信仰與專業整合」學程


2018年正道感恩餐會以「奪回華人心,順服主基督」(參林後10:5)為主題,莊光東博士和張醫師擔任講員;這也是正道推動「信仰與專業整合」(Integration of Faith and Vocation)這個學程的開始。林國亮院長就此接受了訪問,解釋了相關異象。訪問內容如下:

問題一:「信仰與專業整合」的具體含義是甚麼?與「職場倫理」有甚麼區別?

林院長:聚焦於「整合」,非基本原則。
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0章提到,我們所從事的是一場屬靈的爭戰,而一個人的思想(thought)領域乃是這屬靈爭戰的主戰場。我們的目標是把人的思想體系和世界觀等都奪回來,服在基督的主權之下。

正道所要推動的乃聚焦於信仰與相關專業的整合,並非僅僅涉及職場倫理等基本原則。也就是說,職場基督徒擁有自己的專業——企業家、科學家、律師、醫師、教師、諮商師、藝術家等,所有基督徒都必須秉持「遵主而行、愛人如己、誠實守信」等基本原則。然而,每個專業領域又有一些特定的議題,可以與信仰進行整合——或按聖經真理來回應專業與信仰看似有衝突之處(比如基督徒科學家如何回應自然科學的進化論),或根據聖經原則充實其專業能力(比如基督徒企業家如何使用聖經中的管理智慧),或將聖經與專業知識結合後、對神的話語有更深體認(比如建築師對聖殿結構、音樂家對詩篇的體認)等等。

問題二:就您所知,普世華人教會在這個領域的現況如何?

林院長:因缺乏「整合」而「欠債」。
整體而言,這是是華人教會長期以來較忽略的一個領域。喜聞樂見的是,近年來,已經有不少教會開始在職場方面教育信徒,只是焦點往往在於職場基督徒的品格、領導與管理或人際關係處理等,即一般的職場倫理。然而,對於職業本身和信仰之間的關係,是缺乏結合和整合的。這原本是華人基督教高等教育或基督教大學的主責,只是其當跑的路還甚遠,而華人神學院也尚未將信仰與專業的整合作為授課教導的領域。

因此,說得直接一些,就「信仰與專業整合」這個領域而言,華人教會欠華人基督徒的「債」,而華人神學院也欠華人教會的「債」。

問題三:既然神學院欠華人教會的債,那麼正道也是「欠債者」之一。正道計劃如何「還債」呢?請分享近期的計劃。

林院長:增設「信仰與專業整合」課程,外部內部條件兼備。
在華人基督教高等教育成熟之前,神學院有責任培養出能夠整合信仰與專業的領袖。北美的基督教大學,如Wheaton College和 Regent College,都已對此努力了幾十年。而InterVarsity也數度舉辦相關的Following Christ Conference。正道此次感恩餐會請來了法商界和醫學界的兩位專家,他們都同時擁有神學學位,並且在信仰與專業整合方面有過相當深入的思考和研究。這是正道啟動「信仰與專業整合」學程的一個開始。

不久的將來,若神許可,我們計劃在現有的「基督教研究碩士」(M.A.C.S)學位的選修部份增加與專業相關的課程,比如生命科學、社會科學、企業管理、自然科學和人文藝術等。具體的做法是,邀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同時是具有神學背景的基督徒,擔任這些課程的客座教授。基督教研究碩士學位要求52個學分,包括39學分的必修課以及13學分選修課,這些課程屬於選修課。

該計劃在外部條件和內部條件都已相當成熟。外部條件主要指師資:其實,不同專業領域的華人基督徒不在少數,但由於華人教會和神學院都很少談「信仰與專業整合」的議題,他們在這個領域都沒有足夠的平台。因此,合格的師資來源不是大問題。當然,學院也會確保師資人選在聖經真理上有堅實的基礎。內部條件主要指正道的「基督教研究碩士」學程已可100%網絡化,如此,有全職工作的專業人士可無後顧之憂地修讀該學位,而這些增設的選修課,可以幫助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更好地為主作見證。其實,這也是對華人知識份子從事福音預工的重要一環。

問題四:專業人士修讀聖經和神學課程後,自己也可以將兩者做整合,如此,神學院有沒有必要提供整合的課程呢?另一方面,神學院增設太多與專業相關的課程,會不會「喧賓奪主」?

林院長:神學院提供「整合」課程,幫助學生事半功倍。
通常,一個人若在神學以及任何其他專業擁有兩個獨立的學位,其雖然有能力將兩者進行一定程度的整合,但不見得能夠立刻做到。
馮秉誠牧師在20多年前以「里程」為筆名寫了《遊子吟》一書,有條有理地解釋了為甚麼基督教信仰與科學、理性沒有根本衝突。馮牧師本身是生命科學領域的專家,《遊子吟》一書就是他整合了信仰與專業的成果,但也花了相當的心血和時間,並非每一位擁有類似背景的基督徒都能做出這樣的整合。而作為整合的成果,該書影響了許許多多無神論背景的華人,促使他們在真理和信仰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具有何等重大的意義!

我自己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從神學院獲得道學碩士,也有家庭研究的博士學位,然而,記得一開始被教會邀請講婚姻與家庭時,也心虛了好一陣子,並且花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才整合出聖經中的婚姻家庭觀。倘若當時就有已經整合好的相關課程,一定會事半功倍。

基督教研究碩士學位中依然有39個學分之多的必修課程,包括靈命塑造、聖經研究、系統神學、教會歷史等根基;選修課僅13個學分。這個學分構成模式決定了增設課程不會「喧賓奪主」。當然,弟兄姊妹也可先從24個學分的基督教研究証書科(Dip. C.S.)開始,選讀與自己專業領域相關的課程,再考慮進一步攻讀碩士學位。

「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1:28)。「奪回華人心,順服主基督」是當代華人基督徒知識份子責無旁貸的使命。正道願就此在基督裡善盡催化、連結、成全的角色。 (林國亮院長口述,程嫣整理)

🔙 學院動態

「活著就是基督」—2018年度學前靈修營


 

感謝主,2018年學前靈修營於8月13至15日(週一至週三)在Murrieta Hot Springs舉行,共172人參加。師生同工們一同聚集,在敬拜讚美、信息、禱告會、小組分享和「正道之夜」聯誼中,共同經歷神的同在和靈命更新。

此次營會由黃子嘉牧師擔任講員,主題是「與主同行」(彌迦書6:8),四堂主題信息包括:(一)「與主同心同行」(路9:46~56):謙卑的心、寬廣的心、恩慈的心、真理的心、順服的心。(二)「與主同伴同行」(約15:12~17、26、27):識主更多、愛主更深、事主更忠。(三)「與主同活同行」(羅6:8、1~11、16、19,8:2、4~6、12~13):成聖的人生、成聖的意義、成聖的途徑(與主同死、與主同活)。(四)「與主同工同行」(約21:3、6、9、15~22):靠主重於本事、愛主重於事工、愛羊重於成功、榮主重於生死、跟主重於看人。

黃鄧敏師母在專題「助力非阻力」中分享說,別人說甚麼,不必放在心裡,也無需自憐,因為只有神說了算。當一個人越謙卑的時候,心理素質就會越強。

正道校友Rebecca宣教士也做了美好的分享。

此外,還有豐富多彩的聯誼活動。在13日晚的傳統節目「正道之夜」中,各個小組獻上了精彩的短劇表演,現場氣氛熱烈。

♥2018年度學前靈修營-照片集錦

🔙 學院動態

所能給的有限,得到的卻是那麼豐富!

黃惠蘭牧師 / 教牧學博士科主任助理


 

忙碌了幾個月的籌畫與禱告,經過幾番半夜的通話與聚會,終於在8月12日上路了,帶著一個期待的心前進吉爾吉斯(Kyrgyzstan) 。這是我第三年進入吉國做醫療短宣。有人問:「甚麼原因讓你一次又一次地去那裡?」如果你聽見Mailuu-Suu 教會Alex沙牧師說的話:「只要這個村鎮還有一個人沒有得救,我就不會離開這裡,只要這裡還有一位基督徒,我就會留下來牧養」;如果你看見一位年輕姊妹的哈撒克眼科醫師Ainun獨自搭16個小時計程車翻山越嶺、不分日夜趕來這裡服事;那麼,你就會知道答案。然而,每一位參加的團員都有相同的經歷:我們所能給的有限,得到的卻是那麼豐富——從當地的牧者、同工、宣教士的身上看見基督的生命;從團隊隊友中看見啟示錄天上的景象。我們的心被激勵,被感動。

這是跨文化、跨國家、跨民族的醫療宣教,有來自美國的醫療隊、台灣的牙醫團隊、哈撒克的醫療隊、吉爾吉斯的同工團隊、韓裔的領隊,一共二十五位。雖然語言、文化、生活不同,但我們有同一位主,同一個心志;我們愛主的心、愛失喪靈魂的心相同;我們一起完成神所託付的工作。

第一站來到美麗Issyk Kul湖邊小鎮Balykchy的Jan牧師家鄉的社區老人養老院(前蘇聯留下的建築物)進行兩天的義診,去年就來過這裡,今年做跟進。接著搭超過12小時的夜車,因為山高、天熱、路曲、車又多,加上爬坡馬力不足,不能開冷氣,決定徹夜行路;到了群山環繞、令人生畏、四年前來過的MailuuSuu,在一間設備簡陋老舊、建築破舊、人員缺乏、資源貧瘠的公立醫院進行兩天的義診。醫院現在的院長(合影中前排中間)是四年前結交的一位基督徒牙醫師,看見神在一位受逼迫姊妹身上彰顯的榮耀以及沙牧師的勇敢見證,信心更堅固。

無論前一天有多累,第二天還是一早起來,輪流帶領晨更親近神,以神的話語開始一天的服事,晚上則一起分享禱告。

兩位護士負責掛號、問診、量血壓,分科分流讓病人到各科去看診,牙科有台灣牙醫團隊與美國牙醫師負責洗牙、拔牙、補牙等。如果機器壞了,還要修理機器;遇見患者出現恐懼害怕的現象,則以禱告支持。醫科有哈撒克的醫師:內兒科、心臟內科、腫瘤科、眼科,另外有心理輔導與檢驗科(吉爾吉斯檢驗師)。藥局除了藥劑師,還有位哈撒克的醫學生和一位護士幫助配藥、發藥,對病人做用藥說明。這次四天的義診總計看了748人次。

隊員Mary整理了沙牧師分享:一樣是雄偉漂亮的高山,有兩種的人來攀登,一種是旅行者,一種是登山者。前者準備著豐富的行囊,供爬山路上享用,甚或在途中看到有山有水風景極佳處,便搭起帳篷遊起山水來了!沒有往上攀登的意願。後者只帶簡單的行囊,裝著生命中必備的東西,流汗流血,往峰頂上攀登,不被美景迷惑,不因困難喪志,直到那最高之處,享受著神極美的創造,體會神智慧的言語。兩種人都可向人訴說:我去過那座山。

信耶穌也是一樣,捫心自問,我們是哪一種基督徒呢!前者?後者?

願耶穌基督成為你生命唯一的熱情。

[1]. 位於中亞,1991年8月31日由蘇聯共和國獨立出來,根據2018 Joshua Project,人口約六百零六萬,主要信奉伊斯蘭教,約86.8%,自稱信基督教約6.5%,其中福音派僅 0.70%。有41個族群,27個福音未及族群,約5,525,000福音未及之人(91.1%)。
[2]. 二萬人口,世界十大污染區之一,前蘇聯最重要的鈾礦區,如今已廢棄,近幾年又因為土石流許多人的房子、財產、親人被埋。

 

🔙 芝加哥校區園地

十二塊石頭

李道基牧師 / 芝加哥校區主任


芝加哥校區- 活動

在這感恩的季節,芝加哥校區數算神的恩典,獻上感謝。

如同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一樣,神也使用芝加哥校區擴大神的國度。以色列在乾地上走過約旦河時,約書亞吩咐各個支派立石為記,一共十二塊石頭,代表十二個支派。芝加哥校區同樣有「十二塊石頭」,代表當感謝神的十二件事:

第一塊石頭◆ 是神賜給我們的新生:感謝神在一年半中給我們29位新的碩士生。

第二塊石頭◆ 是畢業生。

第三塊石頭◆ 是我們恢復了博士課程。

第四塊石頭◆ 是我們擴大教學範圍到外州,方便在當地居住的華人。

第五塊石頭◆ 是學生積極在教會服事:他們中有很多傳道人、執事、長老、老師和熱心的弟兄姐妹。

第六塊石頭◆ 是學生們積極參與短宣:他們到過肯亞、柬埔寨、中國、台灣等地。

第七塊石頭◆ 是學生們在中西部的教會講道、實習、搭配和禱告。

第八塊石頭◆ 是我們的設備:神藉著各教會所奉獻的金錢以及各位的禱告,幫助我們裝備神的僕人。

第九塊石頭◆ 是充足的資源,讓我們維持神奇妙的工作。

第十塊石頭◆ 是神賜予這麼好的老師,孜孜不倦地教導學生。

第十一塊石頭◆ 是愛我們的弟兄和姐妹,常常為我們禱告。

第十二塊石頭,也是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救主耶穌基督與我們同在。

♥2018感恩餐會Gallery

🔙 校友園地

校友!你在哪裡?


李開穠 / 正道校友會秘書

正道實在以校友為榮!到目前為止己有 660多位畢業生,遍佈在全世界20多個國家服事,牧養超過 300 間教會,也有的在宣教工場、基督教機構,或從事校園事工、文字事工、神學教育。為母校一次又一次成功培養出這麼多優秀的人才向神感恩。

正道於7月底舉辦首次Webinar網路研討會,我作為校友會的負責同工參加該次會議,匯報校友會近況。這個新平台的設立,旨在服事世界各地的校友,更有效地與校友互動,校友也可以及時發表意見。我們從校友中收到很多有關Webinar的議題建議,包括牧者身心靈的健康、牧會中面對的實際問題、牧會經驗分享、校友間的交流、成立代禱網等,有的校友建議學校為校友提供一些課程,幫助校友更有效地牧會,也有的希望學院能更多關心校友!今後將定期舉辦Webinar,希望各位校友踴躍參與。

2019年是學院成立30週年紀念,將有一連串慶祝活動。9月28日舉行校慶,29日安排校友到不同教會講道, 30日舉行擴大校友會三天二夜遊。校友會將出版特刊《正道與我》,由莊澤豐牧師成立籌備委員會,歡迎校友們踴躍投稿。

校友會在2018至2019年也有一連串地區性活動。全球共分十區,按校友人數,每區都編排預算。每個區都有聯絡的人,希望校友注意我們所公佈的活動時間和地點。

正道福音神學院第二期校園整建工程已在今年6月開工,預計明年中可以完工。感謝神!第二期工程完成後,校友會將有屬於自己的辦公室。歡迎校友們回學校來看看我們!

目前校友會正在更新校友名單,收集並整理從第一屆到2018年畢業生的資料。有10位同工分別用不同的方式和每一位校友聯絡,包括電子郵件、電話、WeChat、Line等,以獲取校友們的正確資料。學院相當看重這次資料整理工作。林國亮院長也想從各方面得到校友的第一手資訊,一方面為了Webinar 議題的建議,另外一方面收集校友的代禱事項,以便在正道週四禁食禱告會中將這些事項同心帶到主面前。

現在,還有一些校友,我們聯絡不上你們。校友!你在哪裡?我們在這裡等著你 !

 

培育中心快報

正道培育中心課程,詳細課訊請至les.edu/LTI,或電洽: (626)571-5111,lti@les.edu


2018夏季課程速覽

  • 校本部課訊:關係佈道/黃文雄醫師(10/8-11/26週一晚)。發聲法與聖樂/吳白芳老師(10/8-12/17週一晚)。兒童事工的願景與實踐/趙孝菁博士(10/9-11/27週二晚)。傲慢與偏見:基督徒心理輔導的誤失和祝福/唐曾元惠博士 (11/9-11週末密集班)。保羅神學/王守仁教授 (12/1-12/9密集班)
  • 芝加哥分校課訊:憂鬱症與常見精神疾病/林慈敏博士(10/5-7週末密集班)。協輔IV/傅立德牧師 (10/12-14週末密集班,地點:伊州 Peoria碧城華人基督教會)。協輔I/傅立德牧師 (11/9-11週末密集班)。發聲法與聖樂/吳白芳老師(11/30-12/2週末密集班)。釋經學/高振元博士(12/7-12/9週末密集班)。報名請洽:(630)991-0431,reichiung@les.edu
  • 秋季e-Campus課程:e-自我認識與成長、e-基督教倫理學、e-異端與極端、e-世界宗教綜覽、e-詩歌智慧書。以上均自10/22開始上課。
  • FOCCUS《輔開思》婚前協談導引員培訓:10/13在南加州爾灣愛恩台福舉行,林國亮院長主講。請一律上網報名les.edu/foccus ,額滿截止。
  • Kairos《把握時機》宣教門訓:北加梯次10/5-7 & 10/12-14在基督五家舉行;密西根梯次 10/19-21 & 10/26-28在蒙愛羅省基督教會義橡園堂(Troy, MI)舉行。詳細課訊及報名請上網:les.edu/kairos

學院動態


師長行蹤

  • 林國亮院長:
    • 10/12-13,於愛恩台福教會帶領「輔開思」婚前導引員訓練。
    • 10/19-21,主領哥城(Columbus)華人基督教會家庭週。
    • 10/28,於東安台福教會主領「神學主日」。*11/10-11,於洛杉磯台福教會主領「神學主日」。
    • 12/9,主領聖谷華人宣道會國語堂主日崇拜。
  • 劉富理榮譽院長:
    • 10/7-16,和劉王仁美師母於南美教密集課程:劉師母在聖保羅,劉院長在橋頭。
    • 11/9-12/21,和劉王仁美師母於台灣正道福音神學院教課。*11/23-25,於台北台福帶領教會培靈會。
  • 陳愛光牧師:
    • 10/24-26,參加ATS 教育能力培養會議(Cultivating Educational Capacity Conference)。
    • 11/13-15,參加 ETS學術會議。
    • 11/29-30,參加ATS 董事會。
  • 林慈敏教授:
    • 10/5-7,於芝加哥校區教授信徒培育中心課程「憂鬱症與常見精神疾病」。
    • 10/7,於芝加哥信義會真光堂證道並主講「憂鬱症」英文講座。
  • 蘇文隆牧師:
    • 10/2-29,於台灣事奉。
    • 11/9-17,於芝加哥校區教授碩士科課程「基督徒教育概論」。
    • 11/26-12/10,於夏威夷事奉。
  • 謝挺教授:
    • 10/6,於Fountain Valley第一浸信會主領讀經營。
    • 10/19-21,於豐收華夏教會主領聖經特會。
    • 10/10-12,於Malibu參加Theological Education between the Times第六次神學研討會。
    • 10/24-26,於Pittsburg參加ATS所舉辦的神學教育會議。*11/16-20,於Denver參加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學術會議。
    • 12/1-2,於新加坡環球聖經公會主領三場聖經講座。

教務處

  • 感謝主! 2018學年共錄取了61位新生,包括16位教牧博士科生、3位神學碩士科生、6位道學碩士科生、17位基督教研究碩士科生、9位家庭事工碩士科生、6位跨文化研究碩士科及4位基督教研究證書科生。
  • 感謝主!2018秋季學期共開課54門課,包括2門哲學博士科課程、5門芝加哥校區課程、5門網路課程及17門同步教學課程。註冊人數169位,包括芝加哥校區15位、網路校園52位、同步上課65位。
  • 感謝主!博士科2018新開秋季課程,校本部共開4門課,芝加哥校區1門課及同步教學1門課;註冊人數共25位。
  • 2019年1月份開始的春季學期,道學碩士科、基督教研究碩士科、家庭事工碩士科及跨文化事工科的入學申請截止日期為今年10月15日(國際學生)、11月15日(美國公民或居民)。
  • 教牧博士科2019冬季課程註冊時間為2018年10月1~31日。課程表可上網下載,註冊事宜請洽 registration@les.edu。
  • 2019年1月份開始的春季學期,道學碩士科、基督教研究碩士科、家庭事工碩士科及跨文化事工科的入學申請截止日期為今年10月15日(國際學生)、11月15日(美國公民或居民)。

學務處

  • 2018年「學前靈修營」於8月13~15日舉行,共172人參加:由黃子嘉牧師擔任講員,並有黃師母的專題研討、校友Rebecca宣教士的事工分享,以及創意小組表演等精彩內容,全校共沐主恩。
  • 2018年「學前靈修營」於8月13~15日舉行,共172人參加:由黃子嘉牧師擔任講員,並有黃師母的專題研討、校友Rebecca宣教士的事工分享,以及創意小組表演等精彩內容,全校共沐主恩。
  • 8月20~24日舉行為期一週的新生「傳道人自我成長營」,由劉王仁美師母擔任講員,有15位學生及家屬參加,參與者個人及家庭均獲美好教導和成長。
  • 學生自治會將於9月23日(週日)晚上5時30分至9時在學生廣場舉行「中秋迎新晚會」。師長、同工、同學們除了歡慶中秋,更懷感恩的心同頌主恩。
  • 2019年春季學期碩士班舊生獎助學金申請截止日為10月1日。

拓展處

  • 拓展處已經完成2019年正道月曆的製作,作為本年度感恩餐會的禮物及年終對夥伴們的感謝禮。
  • 2018年度感恩餐會定於9月29日(週六)上午10時至下午2時在Quiet Cannon舉行。請各界教會牧長、弟兄姊妹預留時間踴躍參與,並為此代禱。
  • 正道於7月30日進行Webinar「網路研討會」首播,反應良好。下一次Webinar訂於10月29日(週一)下午5時(洛杉磯時間)舉行,將邀請林慈敏及彭淑鈴兩位教授討論家庭議題。屆時學院將再次發郵件邀請全體校友,敬請關注您的電子郵箱,踴躍報名參加。

人事消息


  • 姜怡如姐妹自9月1日起成為全職的正道培育中心同工。
  • 本院誠聘系統神學、實踐神學、舊約師資,Helpdesk Specialist/IT Engineer。詳情請見徵求同工 (Employment) 

財務報告

2018 年度奉獻目標 200萬


實際奉獻$1,079,836 達54%  (08/31/2018 資料)

2018年 6-8月 財務報告

洛杉磯校本部 經常費

Income: 642,933
Expense: 958,272
Balance: (315,339)

芝加哥校區

Income: 3,033
Expense: 59,537
Balance: (56,504)